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00-5896土壤总有机碳核心功能(土壤总有机碳常用测定方法)
作者:农业仪器网 更新时间:2025-11-08 人气:8
土壤总有机碳是指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和,包括动植物残体分解产物、微生物体及各类有机胶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核心组成,单位常用g/kg或%表示。
一、主要组成
活性有机碳:易分解,占比 5%-15%,快速提供养分,反映土壤短期肥力;
缓效性有机碳:分解较慢,占比 30%-50%,是养分持续供给的关键;
惰性有机碳:长期稳定,占比 35%-60%,决定土壤碳库储量,影响碳循环。
二、核心功能
提升土壤肥力:分解释放氮、磷、钾等养分,同时吸附养分减少流失,改善土壤保肥能力;
优化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增强透气性和保水性,减少板结和侵蚀;
调节碳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碳库,固碳能力影响大气 CO₂浓度,助力减排;
支撑生物活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和栖息地,维持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物质循环。
三、常用测定方法
重铬酸钾氧化法:用重铬酸钾 - 硫酸溶液氧化检测土壤总有机碳,通过消耗氧化剂的量计算含量,操作简便,适合批量检测;
元素分析仪法:将土壤样品高温燃烧,检测释放的 CO₂浓度换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误差<1%,适合高精度分析。
四、主要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低温高湿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积累、植被,森林 / 草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高于农田、地形,洼地土壤总有机碳易沉积,坡地易流失。
人为因素:耕作,免耕比翻耕减少土壤总有机碳分解、施肥,有机肥提升土壤总有机碳,单施化肥易导致土壤总有机碳下降、植被破坏,荒地开垦会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

您当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