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热线:
400-800-5896土壤水有哪些类型(土壤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作者:农业仪器网 更新时间:2025-11-15 人气:13
土壤水是土壤中所有形态水的总称,包括土壤孔隙中的水和土壤颗粒吸附的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降雨和灌溉水,此外,地下水的上升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也是土壤水分的来源。水在土壤中受到重力、毛细管重力、水分子重力、土壤颗粒表面分子重力等各种力量的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水并体现出不同的性质。
一、土壤水有哪些类型?
1.吸湿水
吸湿水是土壤中的固体颗粒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水分而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水膜,其厚度和含量取决于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在绝对干燥的空气中,吸湿水含量很小,近似为零。在饱和水汽条件下,吸湿水达最大值。吸湿水被固体土壤颗粒吸附,因此吸湿水含量与土壤质地、溶质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有关。由于吸湿水被束缚在土壤颗粒上,不能自由移动,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
2. 薄膜水
土粒对水蒸气分子的吸附达到最大值后,还能吸附更多的液态水。这样,颗粒间的水膜就互相连通,形成连续的水膜,这层水膜外面包裹着的吸湿水就称为膜水。膜水吸附在吸湿水的外面,受土粒吸附力小,能在膜间自由移动,并从水膜厚处向薄处移动。
膜水含量由土壤质地、腐殖质含量等决定。凡土壤质地为粘性、腐殖质含量高的地方,膜水含量就高。由于膜水受重力作用比吸湿性水小,一般pF值为4.5~3.8,所以水可以从膜厚的土粒向薄的土粒方向移动,但移动速度较慢。膜水可被植物根系吸收,但量很少。
3. 毛细水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其最大分子持水量后,土壤水继续增加,充满土壤毛细孔隙。这种由土壤孔隙产生的毛细管引力所容纳的水就是毛细水。毛细水受力较小,自由移动能力较大,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而且具有溶解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能力,是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溶剂和载体。根据土壤水与地下水的连通程度,毛细水又可分为毛细管内上升水和悬浮毛细水。
地下水位较浅时,水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上升到一定高度,称为毛细管上升水,这种水是地下水补充土壤水分的一种方式,植物通过这种方式吸收利用地下水。地下水位较深时,降雨或灌溉后,水向下渗漏,一部分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透,另一部分水受毛细管力作用而保持悬浮状态,这就是悬浮毛细水。
4.重力水
当土壤中的水分超过毛细管力的作用范围时,多余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沿着土壤中的大毛细管移动。这种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水称为重力水。重力水具有液态水的基本特性,因此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但由于重力作用可以自由移动,无法停留在作物根区,因此大多数重力水没有机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二、土壤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土壤水分在种子发芽前就开始对植物产生影响。例如,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在成熟后必须接触湿润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需要水分来促进种皮软化,并将原生质从胶状状态转变为溶胶-胶状状态。
由于植物根系直接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水分含量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中,尤其是草原和沙漠地区,植物的根系较深。在潮湿的土壤中,植物的根系较浅,大多位于距土壤表面几英寸的浅层土壤中。
水分对植物的生长有最大值、最小值和最适值,低于最小值,植物会枯萎,生长停止;高于最大值,植物根部会缺氧,窒息,最终腐烂。只有在最适范围内,植物的水分平衡才能得到保证。不同植物所需的最适水量不同,如沙丘上生长的马蹄草,土壤最适含水量约为60%;正常环境下生长的葫芦巴,土壤最适含水量约为85%;湿地上生长的空心菜,土壤最适含水量可达110%以上。

您当前的位置: